降低罹患第一型糖尿病 多喝母奶 別太早吃麥粉
好發於 兒童 與青少年的第一型 糖尿病 ,有年輕化趨勢,醫師日前收治一家 3 兄弟,老大在 3 、 4 歲時發病,雙胞胎兄弟則在 10 個月大發病。
雖然第一型糖尿病罹病原因不明,外國研究初步顯示,喝 母乳 6 個月以上有助減少罹病風險。
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、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羅福松強調,目前第一型糖尿病罹病原因不明,不過,美國曾進行 7 、 8 千個第一胎生下糖寶寶的家庭調查,分析飲食與環境的危險因子,發現未喝母奶、太早吃麥粉、維他命 D 缺乏,或遭克沙奇病毒、先天性德國 麻疹 病毒等傳染,都可能引發第一型糖尿病,不過,這些雖未達統計相關,但仍被列為高度「 嫌疑 」。
若發現孩童喝多、尿多、體重突然下降,最好就醫檢查;
羅福松強調,提早確定罹患糖尿病,才能儘早控制血糖,減緩 10 年內出現白內障、 15 到 20 年視網膜小血點等併發症。
我國第一型糖尿病發生率, 40 歲以下為 10 萬分之 1.5 、 10 歲以下為 3 至 5 。
羅福松表示,國外發現,近 2 、 30 年來,有年輕化趨勢, 5 歲以下每年增加 3 到 5 % 的病患,我國雖無相關研究,但發病年齡平均 7 歲半,而 5 歲以下個案,光是林口長庚也收治 8 、 90 例。
雖然第一型糖尿病與遺傳無關,第二胎產下「 糖寶寶 」機率約 3 到 6 % ,但羅福松說,日前收治一家 3兄弟罹患第一型糖尿病,老大在 3 、 4 歲時發病,雙胞胎兄弟則是在 10 個月大時發病,可能是國內第一個 3 兄弟罹病的案例,而其父母也沒有糖尿病家族史。
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昨天下午在 台北市 青少年育樂中心舉辦病友親子活動。
29 歲的賴小姐現身說法。
她表示,自己 10 歲發病, 24 歲發生視網膜病變、 25 歲開始洗腎。
過去因為求學時打針不方便,她一天只打兩次胰島素,也讓血糖控制不良,現在改成 4 次,加上自我管理得宜,病情逐漸穩定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