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文章 " 優質糖尿病節目" 有提到胰島素阻抗,
第二型糖尿病主要就是胰島素阻抗引起的高血糖
==>胰島素有正常分泌製造, 但身體不吸收胰島素, 對胰島素反應慢, 這叫胰島素阻抗
胰島素阻抗可以參考這篇動畫,你會更瞭解胰島素與受體的關係 ( 點這裡 )
那為什麼會引起胰島素阻抗呢?
(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即為 第二型糖尿病 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胰島素抗性。科學家仍在研究胰島素抗性的原因,他們已發現兩種可能性。
第一個可能是細胞上胰島素的受體有缺陷,就像電器需要將插頭插入插座一樣,胰島素必須結合受體才能產生作用。
受體可以出現某些問題、受體數目不夠、或者是受體出現缺陷以致無法與胰島素結合。
第二個可能原因是發生在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後的後續過程,胰島素可正常地與受體結合,
但細胞卻無法接收到應有的訊號去代謝葡萄糖,科學家正在研究為什麼細胞會發生這種情形。
以上資料來源 台北榮總 http://homepage.vghtpe.gov.tw/~meta/niddm.htm
胰島素是胰臟β細胞分泌的一種胜肽激素,由兩條胜鏈經雙硫鍵結合在一起,
共有51個胺基酸(A鏈21個,B鏈30個,見圖一)。
它在身體裏主要的功能是控制醣類和脂肪的新陳代謝,
它能增加細胞利用醣類的效率,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。
當胰臟被破壞或失去功能不分泌胰島素的時候,血糖就會升高,
血糖濃度高過腎臟回收能力時,糖分就會從尿液中排出,那是糖尿病的典型特徵。
胰島素究竟怎麼去控制細胞的醣類代謝?過去數十年裏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。
胰島素是個親水性的大分子,不能穿透細胞膜(由厭水性的脂類所組成),因此它必定作用在細胞膜上。
由於胰島素只能對某些細胞像肝細胞、肌肉細胞、脂肪細胞等作用,
因此這些細胞的細胞膜上必定有特定的胰島素受體〔或稱作接受器(receptor)〕存在,
胰島素透過和細胞膜表面受體的結合進而改變細胞內部的代謝(見圖二)。
資料來源 科學月刊 http://campus2.chgsh.chc.edu.tw/science/content/1984/00030171/0011.ht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綜上所述
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就是在於這個細胞上的受體 ( 影片上也顯示的很清楚 )
只要能提升這個受體的功能,讓它能與胰島素結合並發揮作用
打開細胞門讓葡萄糖進入
則高血糖的問題就可解決
( 一型的就沒辦法啦~ @@ )
延深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