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版位
少吃辣 可避免肛門瘻管
2010/08/19
【台灣新生報╱記者陳元春/台北報導】

有糖尿病或排便一天超過三次(含)族群,最易好發肛門瘻管。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建議,三、四十歲青中年、糖尿病患與排便次數多的民眾,別再熬夜或吃辣,以免發生肛門瘻管,臨床接獲很多台商都是因此返台就醫,特別提醒注意。

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指出,痔瘡、肛門瘻管與肛裂是肛門常見的三大疾病,因臨床超過八成的肛門瘻管患者最終都需手術治療,且還有一成的復發率,醫師因而提醒,因有便秘、腹瀉等排便不順問題,就是造成肛門瘻管的主因,臨床又常見好發於有糖尿病或排便次數多與三、四十歲青中年,且男性多女性,因而呼籲民眾應避免忙碌、喝酒、吃辣或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,以免誘發。

醫師胡煒明解釋,造成肛門瘻管的成因主為便秘或腹瀉引起,患者因便秘等造成排便次數增加,易致肛門內壁受傷,使腸道細菌感染腸壁引發膿腫,後續穿破皮膚形成瘻管,因此會建議民眾少吃辣,為的就是要避免因吃辣拉肚子,造成肛門傷口,而致細菌入侵,至於糖尿病人則因本身血糖高,易增細菌孳生,造成感染所致。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夏日吃甜湯 糖尿病友糖減量
2010/07/27
【聯合報╱龐憶琴/台電診所糖尿病衛教師】

炎炎夏日,在35到38度C的氣溫下,最過癮的莫過於享受甜湯和冰品了。但糖尿病友要注意自己的選擇,才能在享受甜品的同時,兼顧血糖。

甜湯中,最沒有負擔的當屬仙草和愛玉,我們可以在家把無糖的仙草和愛玉,加上代糖,如此有糖的甜味,但不會影響血糖,就可以放心享用。

其次是冷凍芋,紅豆湯、綠豆湯、蓮子湯和薏仁湯,除了調味使用代糖之外,由於上述皆為主食,若食用了一碗湯、料各半的甜湯,下一餐的飯則應少吃1/4至半碗。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擺脫糖尿病家族史/小胖子 也有糖尿病危機
2010/08/23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/報導】

糖尿病是成人病?不正確!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愈來愈低。青少年因嗜食高熱量速食或甜食、運動量減少、體重過重或肥胖增加,第二型糖尿病在青少年已超過第一型糖尿病。預防糖尿病,得從小做起。

 

年齡層降低 併發症提早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擺脫糖尿病家族史/經歷酮酸中毒 偏方不能信
2010/08/23
【聯合報╱林嘉鴻(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)】
林嘉鴻(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)

「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走出精彩人生路!」林嘉鴻醫師同時也是糖尿病第一型的病友,他以自身經歷鼓勵糖尿病病患。他表示,自己國三時,感覺體重莫名其妙下降,口渴、頻尿,就診後才發現是糖尿病第一型(胰島素依賴型),回想當時,自己仍覺得不可思議。

林嘉鴻說,由於糖尿病第一型須終身注射胰島素,上建國中學後,家人為了讓他痊癒,開始嘗試坊間所有偏方,包括草藥、尿療法等全都試過,反而是正統療法漸漸忽略,沒想到最後卻造成嚴重的酮酸中毒昏倒送醫,在加護病房住了好一陣子才出院。

因此林嘉鴻也呼籲病友,千萬不要誤信偏方,糖尿病若是好好面對,做好處理,外表看起來和正常人沒什麼差別,只要和衛教醫療團隊好好配合,就有機會跨過人生大石。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擺脫糖尿病家族史/要降低罹患率 先遠離肥胖
2010/08/23

【聯合報╱蘇秀悅(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主任)】 

「只要願意改變飲食、生活型態,即使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,也有可能降低患病機率。」蘇秀悅表示,人的身體反應了自己吃多少東西、做了多少運動,若是吃得多、動得少,自然就容易胖,吃多了漢堡等速食,不自覺臉也會變成漢堡臉,而糖尿病與肥胖更是一體兩面的問題,肥胖者,罹患糖尿病的機率自然大增。

蘇秀悅強調,體重若是能控制在理想範圍內,死亡率就可有效降低,東方人理想的BMI值為22,成人小於18即屬過輕,大於27則算是過重。

以2008年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為例,惡性腫瘤高居死亡率第一,心臟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肺炎其次,糖尿病排名第五。實際上,據統計,糖尿病人比非糖尿病人,壽命減少5至10年,其中更有50%的糖尿病人死於心血管疾病,她呼籲民眾應提早作預防。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糖尿病神經性疼痛 身如針刺

【聯合報╱記者施靜茹/台北報導】2010/08/23

「我的身體好像被繩子緊緊勒住」、「感覺像有千針在刺我」,有些糖尿病患在診間跟醫師講到上述身體症狀,常被當成裝病,或以為是精神症狀,其實可能是神經性疼痛。

糖尿病因為代謝不佳,部分病患最後四肢末端組織潰瘍、壞死,甚至必須截肢,但糖尿病所引發的神經病變,也會引發疼痛,卻常被忽略。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糖尿病眼科轉診免掛號費
2010/08/23
【聯合報╱記者黃福其/板橋報導】

北縣衛生局推出「北縣糖尿病護眼活動」,去年調查發現參與的糖尿病患者眼睛無病變不到4成,今年再與77家眼科醫療院所合作,即日起糖尿病患者可請醫師開立「北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眼科轉診單」,持轉診單及健保卡至77家眼科醫療院所就診,可享單次免掛號費優待。

許銘能說,衛生局從97年起推動「糖尿病護眼活動」,去年共計3329位糖尿病患者參與,統計發現605位患者有眼睛視網膜病變,占18%;青光眼或疑似青光眼119位,占3.57%;黃斑部水腫91位,占2.73%;白內障1505位,占45.21%;眼睛無任何病變者有1258位,占37.78%。衛生局指出,77家合作的眼科醫療院所資料,可至衛生局網站查詢,或電洽2257-7155分機1420。
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控制血糖 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
2010/08/23
【聯合報╱記者劉惠敏╱台北報導】

糖尿病併發眼睛病變,嚴重者甚至失明。研究顯示,視網膜病變併發症的糖尿病患,總醫療費用高,但若能及早預防治療,不僅可避免失明,也能節省醫療支出。

近50歲丁太太,7年前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,加上高血壓,丁太太擔心藥吃太多、恐有副作用,自行決定用藥次數,服藥「有一餐沒一餐的」,也沒時間看醫生,超過半年完全停藥,直到去年感覺頭昏、四肢無力、視力模糊才再就醫,視力已受影響。

不少糖尿病患像丁太太一樣,直到視力模糊才驚覺問題。台北縣立醫院社區護理室護理長蔡明足說,糖尿病患若未能及早控制視網膜病變,不僅增加醫療資源,也影響視力。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糖尿病患 別怕打胰島素
2010/08/23
【聯合報╱本報特派記者施靜茹/法蘭克福報導】

台灣約有1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,其中僅2成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,醫師指出,糖尿病患者不要怕打胰島素,糖化血色素小於9%,也可考慮注射基礎胰島素控制病情

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說,正常人的胰臟,一天24小時都會分泌基礎胰島素,以壓抑空腹低血糖和兩餐之間的高血糖,避免血糖忽高忽低,維持血糖穩定。

蔡世澤指出,但糖尿病患的胰臟β細胞,每年以5%至6%速度衰退,患者到後來可能連口服藥物,也無法降低血糖,還是得注射補充胰島素,「胰島素是總有一天等到你!」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篇講的很好,在夏天因為天氣熱,常常不自覺多喝了幾杯飲料,

而有些飲料不甜,有些糖尿病友以為對血糖沒有影響而多喝幾口,事實上都會影響到血糖的。

 

例如西瓜,它除了很甜之外,也是高「升糖指數」的,建議吃個兩三片就好,千萬不要吃過多,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篇報導講到二個重點,一個就是飲食是控制糖尿病最核心的關鍵,而飲食控制可參考三低一高原則,也就是低油、低鹽、低糖、高纖維,這原則對於糖尿病友來說,是一定要注意且遵守的。

 

其實不要說是糖尿病啦,一般人也應該要這樣吃;

飲食精緻化的結果,就是文明病越來越多、發病年齡越來越低!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幾年前的一個暑假,我貪圖方便與涼快,就穿了涼鞋外出,

結果左腳受傷流血,連指甲都斷一半了

 

 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去聽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,何俊森醫師所主講的糖尿病衛教講座,把一些重點摘錄下來給大家參考: 

神經病變有哪些症狀呢?

 

  1. 運動時會有無力感、肌肉萎縮
  2. 感覺上會有麻木、燒灼、電擊、刀刮
  3. 痛,對熱與燙較感覺不出
  4. 行動平衡失調
  5. 侵犯內臟神經(自律神經)--心血管(例如心悸)、胃腸(例如便秘)、大小便功能紊亂

 

文章標籤

順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